EN

2015后生态文明建设愿景与合作框架(2015-2025)

  • 来源: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
  • 发布时间:2019-04-26

       2015年7月28-29日,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中国内蒙古库布其沙漠隆重举行。来自联合国相关组织负责人、有关国家政要以及世界各国致力于荒漠化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民间组织等约300名代表出席论坛,围绕论坛主题--沙漠生态文明·共建丝绸之路--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代表们一致呼吁,制定《2015后生态文明建设愿景与合作框架(2015-2025)》,为未来十年各国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有关民间组织等在生态修复和荒漠化治理领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合作、共同推进沙漠生态文明乃至联合国2015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提供民间自愿参与合作的框架。

一、从可持续发展到生态文明建设愿景

  1.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全球资源、生态和环境状况总体上日益恶化,人类活动对生态影响的足迹不断扩大,以全球气候变化森林破坏、土地退化与沙漠化、空气和水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破坏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不断加剧。进入新世纪,虽然国际社会付出了巨大努力,少数全球或区域性环境问题取得积极进步,但多数进展缓慢或改善乏力,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2. 严重的环境危机唤醒了人们的环境意识。以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为标志,国际社会开始审视和寻求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方案。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到2000年联合国提出千年发展目标(MGDs)以及2002年地球峰会制定行动计划,再到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启动2015后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彰显了我们对地球家园美好未来的憧憬,体现了国际社会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和努力,也表明了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3. 当前,国际社会即将就2015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达成共识并可望在今年9月的联大峰会形成决议。继续完成千年发展目标的未尽任务,消除极度贫困,全力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持续性和包容性的经济增长,实现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是这一议程的神圣使命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景。确保SDG实施以及实现以上宏伟目标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不仅要求各国政府从知识、资金和技术等方面调动资源并加强各方合作,也需要私营部门和民间组织等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和实质性参与,需要创新发展模式、合作途径,提高执行和实施能力。
  4. 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许多环境问题, 目前也在发展中国家重演,许多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也的确带来沉重的环境代价。各国在工业化、城镇化、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由于资源禀赋、发展方式、后发赶超战略等原因,资源、生态和环境不断透支,生态足迹日益增大。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许多新兴经济体短短的几十年集中出现,呈现出压缩型、复合型和结构型特点,解决问题需要综合举措。
  5. 令人欣慰的是,不少国家已经清醒地意识到通过透支资源、生态和环境红利获取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也无法承受,开始寻求绿色发展的道路。以中国为例,自2000年以来中国一直努力谋求绿色转型,不仅制定了系统的战略,而且采取了一系列务实行动,特别是2012年中国政府提出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确立了“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战略布局,体现了中国政府解决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满足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期待的强大政治决心,为中国实现良好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国家永续发展描绘了设计图和施工图。
  6. 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的理念不是抽象玄虚的哲学思想,也不是政治性的意识形态,而是改进国家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中国倡议的生态文明建设,其实质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其目标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重塑“绿水青山”,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其路径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领域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着力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其主要任务包括: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
  7.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包括: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从全球视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8. 中国政府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国情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重要成果。生态文明体现的生态价值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等国际绿色思想具有内在的共通性和目标的一致性。2013年联合国环境署第27届理事会将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决议案文(Decision 27/8)。2014年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UNEA)上,中国的生态文明战略、行动和成果再次得到各国环境部长广泛赞誉。有理由相信并期待,中国的生态文明理论及实践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独特的贡献和启发,成为世界性语言、普适价值观和全球共识。
  9. 在全球2015后可持续发展目标正在达成共识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及中国政府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的丝路基金和倡议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一系列举措,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生态环保、防沙治沙、清洁能源等创造了重大的合作共赢契机,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对2015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
  10. 自2007年创立以来,“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已发展成为全球唯一的致力于分享沙漠价值、推动生态修复和荒漠化治理,助力实现全球防治荒漠化公约目标的重要平台。作为中国政府对荒漠化公约的又一个承诺,中国政府批准“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为国家机制性大型涉外论坛,为促进政府、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携手合作(PPP)共同防沙治沙、修复生态、发展绿色经济等提供独特的和坚实的平台。会议认为,论坛应在推动2015后生态文明建设的民间合作发挥更大的和更积极的作用,为国际社会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非洲地区的绿色发展合作创造一个民间渠道、提供一种有效的平台。
  11. 会议认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行动,应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国际、地区、国家和地方等多层次的、广泛的合作,实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机会。因此,会议建议借助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这个重要平台,为2015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长期合作制定一个指导性的框架文件,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市场机制和商业力量,发动民间组织和企业的积极性,引领和整合各方资源,重点聚焦解决气、土、水和生物污染治理问题,以荒漠化防控和生态保护为切入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全球可持续发展。

二、合作目的

  1. 为参与合作的国家、国际组织和机构的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以及从事生态管理、决策和规划人员提供一个今后10年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包括荒漠化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民间合作框架,旨在促进2015后国际社会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荒漠化治理、清洁能源等领域政策和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推动建立政府与民间的伙伴关系,通过创新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等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三、合作原则

  1. 民间组织合作:本倡议旨在支持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号召和动员对生态环保、防沙治沙、绿色发展等领域感兴趣的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以及科学家、艺术家、政策研究者等的优势、资源和力量,通过构建第三方治理以及公私伙伴关系(PPP)模式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合作,作为对现有双、多边政府间合作渠道的有效补充。
  2. 开放与自愿:秉承开放包容的精神,参与合作方自愿承诺承担相关责任和义务,欢迎世界上所有致力于生态保护、防沙治沙、清洁能源以及绿色发展等国家和地区、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等加盟成为合作伙伴,让合作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
  3. 平等与透明:本合作框架下各参与成员平等协商、公平创造和共享机会。合作框架中的决策程序、机制和相关信息透明、公开,合作各成员共同参与选择具体合作项目和相关战略和决策的讨论和制定。
  4. 互利与共赢:本合作框架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潜力,促进各参与合作方的共赢,努力实现生态系统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共赢。
  5. 互补原则:本合作框架将在充分考虑联合国机构、政府、主要国际和区域倡议等已有工作基础上进行实施,将与所有相关的机构实体等开展紧密合作。

四、主要合作领域

  1. 领域一:生态修复

目标成果:支持实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生态恢复,推广成功模式(如库布其模式),维护沙漠绿洲,努力推动2030年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实现。

本领域的优先合作方向主要包括荒漠化治理、生态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治理、湿地合理利用等。具体内容见附录。

  1. 领域二:环境保护

目标成果: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水土资源和防止大气污染,减缓气候变化并提高气候变化适应性。

本领域的优先合作方向主要包括防治环境污染、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保护水资源、强化保护区体系等。具体内容见附录。

  1. 领域三:绿色增长

目标成果: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其它地区经济实现绿色增长,增加绿色投资,提高绿色贸易规模,扩大绿色就业。

本领域的优先合作方向主要包括促进绿色投资、促进绿色贸易、促进绿色就业等。具体内容见附录。

  1. .领域四:知识分享

目标成果: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其它地区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生态保护、荒漠化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等的意识,扩大相关知识和最佳实践的分享与传播,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

本领域的优先合作方向主要包括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最佳实践、增强对话与交流等。具体内容见附录。

  1. 领域五:能力建设

目标成果: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以及荒漠化治理等的人力资本、科技创新能力和制度能力。

本领域的优先合作方向主要包括人力资本能力建设、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生态文明制度能力建设等。具体内容见附录。

五、合作模式

  1. 公私伙伴关系(PPP)是确保各方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合作共赢的有效模式、机制和务实成果。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角色优势,整合不同层面的力量和资源,形成强大合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非政府民间合作是对政府间合作的有效补充,在政府间合作的大平台和框架下,政府发挥作用,促进民间各方开展实质性项目合作。
  2. 在2015后可持续发展目标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中国家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具体战略和实践,不仅需要发达国家的支持特别是官方发展援助(ODA),也需要在发展中国家之家相互帮助、支持和借鉴。推动开展南南合作和第三方合作,企业与政府合作,企业与企业合作。本框架倡议的民间合作可以为政府间合作发挥催化剂和桥头堡作用。

六、资金动员

  1. 论坛认识到,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合作目标,需要政府作为的同时,从各个方面大力调动资源,特别是民间与社会资源;要创新筹资方式,扩大筹资渠道并有效利用融资。
  2. 论坛倡议通过不同方式和渠道动员资金。包括:

(i)在丝路基金以及各国主权基金引导下,促进商业性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绿色丝路建设,如由中国8家工商企业联合倡议建立的“绿色丝绸之路股权投资基金”等,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合作,包括生态公益活动、生态产业投资、生态文化传播等。

(ii)开发市场机制与商业模式,特别是基于生态系统保护的市场和商业机会创造,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增长以及减贫的协同效应。

(iii)鼓励私营投资,与政府部门合作协商,创造激励私人投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空间,吸引企业投资于绿色部门,实现绿色增长。

(iv)争取国际组织和项目基金的支持。通过投标等方式,争取国际组织和基金,如世界银行、联合国机构、其他国际环境组织、全球环境基金(GEF)等的项目和资金支持。

(v)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积极争取各相关国家政府的财政支持,作为种子基金,引导和激励企业扩大绿色投资。建议把生态文明建设,如荒漠化治理和生态修复纳入相关政府的“一带一路”合作计划。

七、后续行动计划跟进

  1. 论坛责成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秘书处进一步研究实施合作框架的具体方案和运行机制等。请秘书处继续保持与各相关方的密切联系,根据框架确定的合作领域,努力推动各相关方的实质性合作,并定期向各相关方报告合作框架实施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
  2. 论坛吁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及其他联合国组织在联合国有关理事会和论坛上宣传和讨论此合作框架,作为对2015后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的一方贡献。
  3. 论坛请参会代表各尽所能,通过各自的专业网络,广泛宣传和传播,吸引国际上更多的民间组织关注并参与该合作框架,积极推动合作框架的组织实施并取得务实成果。

 

 

附录:

18. 领域一:生态修复

(i)荒漠化治理

  • 以生态自然恢复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治理沙丘入侵,探索防沙治沙最佳实践、适宜措施和技术手段;
  • 重点在荒漠化区域、生态脆弱敏感区以及干旱和半干旱区域等探索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湖、风沙源治理、风沙防护林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
  • 开展沙漠种植产业基地建设、沙漠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等领域合作,维护生态空间,加强生态修复,构建生态产品生产体系,以生态改善民生。

(ii)生态多样性保护

  • 保护自然生态景观以及荒漠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
  • 典型荒漠生态系统修复,采矿区生态恢复治理技术和模式,湿地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示范;
  • 沿海地区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珊瑚礁、海草床、滨海湿地集中分布区及重要海岛生态区保护,实施海洋保护区建设;
  • 少数民族地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知识保护、开发和惠益共享;
  • 跨国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环境保护,重要生物物种资源及其物种基因库保护,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物种拯救及栖息地保护等。

(iii)水土流失治理

  • 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结合工程、生物和耕作等措施,保持水土,防止土地盐渍化等土地退化,提高土地生产力;
  • 在水土流失比较轻微地区,可以采取封育保护、封山禁牧、轮封轮牧等措施,推广沼气池、以电代柴、以煤代柴、以气代柴等人工辅助措施,促进大范围生态恢复和改善;
  • 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综合整治坡耕地和侵蚀沟;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在荒山荒坡和退耕的陡坡地开展生态自然修复,或营造以适生灌木为主的水土保持林;营造水源涵养林等。

(iv)湿地合理利用

  • 加强湿地恢复和富营养化治理,减缓湿地退化,恢复湿地功能;强化湿地科学研究,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建立可持续利用示范基地;提升湿地保护管理能力等。

19. 领域二:环境保护

(i)防治环境污染

  • 开展水污染防治,包括工业和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水环境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减排,防治入海的陆源污染物和海洋垃圾等;
  • 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包括降低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特别是PM2.5的浓度、减少工业以及机动车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防治沙尘暴等;
  • 开展化学品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包括有机污染物防治、危险化学品和废物处置、固体废物处置和循环利用、电子废物回收利用以及污染防治等;
  • 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包括农业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工业污染场地修复等。

(ii)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 提高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生态脆弱区等的气候变化适应性,开发创新技术,造林种草增加森林碳汇;
  • 根据区域特点,探索温室气体减缓与适应新模式和技术,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煤炭、天然气及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清洁化利用;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应用和推广,如光伏发电、风能、生物质能、水电等,提高能源效率,开展能效标准标识以及低碳产品认证合作;
  • 开展节能环保技术研发与应用合作,推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试验示范等,开展低碳工业园区、低碳社区、低碳交通运输等示范项目,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合作。

(iii)保护水资源

  • 开展流域综合治理,保护地表、地下水以及饮用水资源,保障生态和生活用水;
  •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建设中小型水利工程、防洪工程、水源涵养与供给工程;
  • 在各行业开展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集水农业、节水农业,开发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

(iv)强化保护区体系

  • 编制保护区规划并推动执行;建立保护区监测网络体系;开展保护区示范基地建设;加强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加强保护区管理的国际经验和最佳实践交流等。

20. 领域三:绿色增长

(i)促进绿色投资

  • 在“一带一路”沿线及其它地区创造基于生态系统恢复的市场和商业机会,构建绿色投融资基金和网络,特别是促进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交通运输、绿色建筑、生态社区建设等领域合作;
  • 积极推动光伏发电、风能、水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开展能源资源深加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合作;
  • 积极推进海水养殖和相关海洋产业等领域的绿色合作,特别是在农林牧渔业、农机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开展深度绿色合作;
  • 在生态环保产业、沙产业等部门和领域开展绿色投资;开发生态旅游;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绿色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地区和企业的绿色增长;
  • 探索在互联网社会、思维下和技术手段下生态保护与绿色增长的新模式,寻求信息化条件下生态、经济、社会相融合;探索生态保护与工商产业相结合的新范式,构建绿色产业链,促进可持续生产和消费 。

(ii)促进绿色贸易

  • 挖掘和发挥“一带一路”沿线及其它地区的绿色贸易比较优势,共同创造和构建“一带一路”绿色贸易圈,促进生态、环境产品和服务贸易;
  • 环境设施与产品贸易:包括烟气脱硫脱硝、生态城市和城市绿化、污水垃圾处理、废旧资源回收处置、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污染设施和管理、运营和维护服务贸易;
  • 环境技术服务贸易:包括环境技术与产品的开发、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城市绿化产业、环境监测与分析服务等;
  • 环境咨询服务合作: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咨询、环境监理、环境管理体系与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环境技术评估、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清洁生产、环境信息服务等;
  • 环境贸易与金融服务:包括环境相关产品的专业营销、进出口贸易、环境金融服务等;环境功能及其他服务等。

(iii)促进绿色就业

  • 通过绿色经济、产业和贸易,改善生态脆弱区社区和居民生计,增加收入,减少贫困,遏制生态退化;
  • 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在生态极端脆弱区域,通过推广户用沼气、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草场轮牧、人工草场建设、舍饲、圈养等实用技术,改变当地生产生活方式,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提高当地农牧民生活水平; 
  • 通过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低碳产业以及战略新兴产业等,创造更多体面的工作,增加绿色就业,推动区域的平衡和包容性增长。

21. 领域四:知识分享

(i)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最佳实践

  • 收集、总结和分享国际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知识和最佳实践,尤其注重民间组织和企业界的实用知识。
  • 倡议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知识国际共享平台和网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交流合作,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工具,塑造和谐友好的国际生态文化和舆论环境。

(ii)增强对话与交流

  • 增强包括民间组织、企业、国际组织、政府、社区、科学家、艺术家等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增加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念和实践的理解和共识;包括继续举行由八位中国私营企业家于2014年在库布其发起的生态文明企业家年会。
  • 加强生态文明领域内的人文交流,形成更多鲜活的合作范例。推动国际智库之间开展生态文明的联合研究、合作举办论坛等;
  • 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跨代对话等活动,弘扬生态文明。

22. 领域五:能力建设

(i)人力资本能力建设

  • 培养未来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军人才,提升各合作方在绿色增长、生态环境保护、清洁能源发展、防沙治沙等领域的规划、管理能力以及政策制定转化为实施的能力;
  • 通过多种形式,包括共同创建联合学院、研究院,培养荒漠化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清洁能源、绿色经济等领域的青年科学家、企业家、技术人员、绿色使者等,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合作的人力资本国际网络;
  •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合作,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计改善以及生态保护能力;
  • 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开拓和推进相关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内的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开发、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公共行政管理等合作。

(ii)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 促进生态科技的合作研发、孵化、转让、应用等,运用生态科技创新促进绿色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
  • 鼓励民间组织和社会力量, 尤其是企业界,探讨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促进科技人员交流,合作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iii)生态文明制度能力建设

  • 总结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防沙治沙、清洁能源等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政策、技术与实践,如生态保护红线、绿色化企业标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碳交易等,为企业绿色增长、地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创新支持和贡献。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