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澜沧江源头,六国青年探讨如何保护共同的母亲河

  • 来源:澎湃新闻
  • 发布时间:2016-08-31

        澜沧江,自中国青海玉树发源,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区后,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出境,以湄公河之称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5国国土,最终注入南海。这是东南亚第一长河,也是亚洲六国共同的母亲河。

      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西北的青藏高原腹地,澜沧江源从这里发源,一路向东流淌。8月是这片高原最美的季节,来自亚洲六国的60几位青年从各自的国家跋涉千里,相聚在澜沧江源,为的就是一探各自母亲河的源头。在简短却庄重的“澜沧江-湄公河水汇流仪式”上,六国的青年代表身穿各国服饰,将各自家乡的母亲河水盛放在具有民族特色的器皿中,一齐汇入了澜沧江源。

    多方合作促成“澜沧江-湄公河之约”

    这场六国青年间的“澜沧江-湄公河之约”,始于去年。

    20157月,由青海玉树州人民政府、复旦大学等共同主办的“澜沧江-湄公河之约”国际大学生夏令营在玉树举行,吸引了来自东南亚六国的官员、学者和学生代表70余人。六国青年在澜沧江源头实地考察、立碑纪念,建立了友好交流的平台。夏令营结束后,一个让东南亚六国青年共同聚焦流域治理和发展的国际大赛,开始酝酿产生。

这场六国青年间的“澜沧江-湄公河之约”由多方合作促成。 图片:澎湃新闻 

    20161月,“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在中国广西省南宁市举办了国际组委会首次会议。大赛由由中共玉树藏族自治州委员会、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复旦大学、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湄公河五国的外交外事和高等教育机构都参与了协办。经历了半年多的筹备,来自亚洲六国的嘉宾、专家和选手终于在8月相聚青海玉树。

    在大赛开幕式上,对于发起这一活动的初衷和愿景,玉树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也是大赛组委会秘书长江海梅表示:“玉树地处澜沧江-湄公河的源头,与湄公河五国有地理和文化联系,湄公河五国对源头也有文化溯源的需求。而六国都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国际河流需要公共治理,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都希望加强澜湄流域的青年交流、文化交流。”

    最后阶段的决赛所在地,安排在了玉树州杂多县风景如画的扎曲河畔。“扎曲”是藏语,意为澜沧江的源头,杂多县名,也由此音译而来。杂多县委书记才旦周去年陪同了六国青年跋涉露营,共同在澜沧江源立碑,时隔一年,他感慨说,青年的誓言犹在耳边,青春的石碑见证山河。“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是创新与合作的约定,也是共同建设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约定。

    以青年之力推动澜湄流域国家发展

    2016年度的首届大赛主题是“水与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组委会结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最终确立的,鼓励参赛者为“湄公河上、下游环境生态脆弱,环境保护压力巨大”这一状况的改善绘制现实可行的路线图。

图片:澎湃 

    来自六国10所高校的14支队伍都是经过3月初赛得以晋级,42位选手以可视化展示与现场答辩方式参赛,方案涉及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农业灌溉、森林保护、污水处理等具体问题。最终,共有5支队伍收获了三个奖项,老挝国立大学的“利用香蕉树以处理社区污水”,同时揽获了“最有创意团队”和“最有价值问题”两个奖项。而最后一轮的“最佳跨国团队”评比,六国选手通过抽签组成新的跨国队伍,通过模拟国际合作环境开展创意比拼。

    来自六国9所一流高校的专家组成了大赛专家团队成员进行评审,参赛选手的激情参与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助理陈康令博士表示:“参赛作品体现了六国青年对流域水环境问题的独特观察与创新思考。”

     大赛同时设立了“最佳孵化方案”奖,组委会专门设立了创业导师团,为其提供的一万元的孵化资助。创业导师团团长、企业家陈庐一表示,愿意运用自身资源,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理与发展的项目上,尽一切可能协助各界青年学生,在创造、辅导、立项、融资方面竭尽所能。

    就在决赛同时,国际组委会宣布将第二届赛事主题定为“气候变化与减灾合作”。明年,组委会还将安排专业团队,对获奖队伍进行专业辅导、寻找风险投资,孵化创新创业项目,迈出“从设想到行动”的第一步。

    柬埔寨驻西安总领事馆总领事辉比威(Hoy Pichravuth)全程参与了活动,在他看来,这一赛事不仅给湄澜周边国家的青年一个最佳的机会展示并分享他们的见解、才华、能力和创新精神,还为流域内的青年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跨国合作和治理经验分享的渠道。“比赛将是一个历史性的倡议,以推动六国青年运用自身的力量,促进我们的地区发展,打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溯源澜沧江,实地感受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

    青海玉树,因一场地震为更多世人所知,也因此涅槃重生,迈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与此同时,它也是世界瞩目的三江源所在地。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此。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这里也是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由于源头区域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被称为高原生态系统的“温度计”,三江源地区因此也是亚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启动区。对我国生态安全屏障具有战略意义,也是亚洲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事实上, 在大赛的一周时间内,除了比赛交流,选手和嘉宾还在高海拔地区翻山越岭,溯源澜沧江。所到三江源源地区的生态环境,给了大家极为深刻甚至震撼的感受。

    一位来自越南的女选手说,虽然一直受到高原反应的困扰,但在青藏高原腹地的这几天,给她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在我的家乡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的山,这么壮阔的风景。来之前我一度以为这里会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没想到这里的天这么蓝,水这么清澈,环境如此纯净,美得难以想象。”而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的一位男选手则表示,一个星期在山水间行走,看到母亲河源头时有一种特别感动,“现在愈发觉得环境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回国以后一定会尽各种可能,去呼吁家乡的人保护自己的母亲河”。

    在澜沧江源头的露营基地,当地主办方自带了垃圾袋进行回收,返程时有专门车辆运送下山。 在决赛的昂赛大峡谷帐篷基地,每个垃圾扔放处甚至都进行了垃圾分类。在和当地人的聊天接触中,几乎每个人都对对高原的脆弱生态有着忧患意识,并且对保护生态环境有很强的自觉性。

    大赛的组委会秘书长江海梅是土生土长的玉树人,她在和各国青年交流时说,“我们藏族的环保理念都是从小养成的,父母从小会用各种方法教育我们不要去破坏草原。”但她同时也忧虑,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玉树地区的生态也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前我所在的巴塘乡草都长到小腿高,现在已经开始有一定程度的沙化,所以我们还是要竭尽所能去保护好生态。”被问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在当地会不会有矛盾,江海梅说,矛盾是会有,但也要看利弊大小,生态保护始终是我们青海最重要的工作,“我们总得给子孙留下点什么。”

    今年的67日, 中国首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成立,包括黄河源、长江源(可可西里)、澜沧江源3个园区在内的“一园三区”,涉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杂多县、曲麻莱县在内的412个乡()和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澜沧江源园区全部在玉树州杂多县境内。

    杂多县副县长扎西朋措告诉记者,这里的百姓对生态保护有很大的自觉,平时有人在园区内外砍树都会有群众自发阻止。杂多县出产全世界最好的冬虫夏草,在虫草采挖季节,山上垃圾比较多,但百姓们会自发组织捡收垃圾,政府则派垃圾车保障。而在澜沧江源头地区,群众也会一年两次自发组织去湖边收拾垃圾。目前,杂多县城已经尝试垃圾分类是举措一年多,并逐步朝乡镇推广。

    扎西朋措还介绍说,在未来国家公园体制的试点建设中,杂多会为每个贫困户提供一个生态公益岗位,把扶贫工作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即使开发旅游,当地也会以保护环境为首要责任,目前正在考虑高端旅游、限制人流等模式。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澜沧江源地区实地行走,这句话似乎并非一句口号,而是人们的共识。正如杂多县委书记才旦周所说,“青海地处源头,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深刻体认和迫切需求,对全流域承担重要生态责任。我们希望,通过澜湄青年大赛这个项目,能够汇聚六国专家、青年的创新智慧和热情,关注现实、关注问题,为澜沧江-湄公河源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也使杂多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科考前沿基地、国际话语重镇。”

精彩回顾